記得好幾年前一個韓國媽媽跟我說:
『我兒子六歲以前都還很黏媽媽,現在六歲了,不喜歡黏我,也不喜歡跟我一起出去,什麼都要跟男孩子有關係的,也只跟爸爸比較好~』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想:『大概男孩子就是如此吧~』
也沒有想過自己會有兒子~
一直到小布熊的加入
小時候的他一直不是那種黏人的小孩
對很多東西都很好奇,也不害怕自己一個人
離開了我身旁就到處跑、到處看
似乎很有信心的認為我總是會在一旁看著他
那時候我看著許多喜歡黏人的小小孩
我也很希望小布熊可以多黏我一點
『男孩子真的到六歲就不再喜歡跟媽媽在一起了嗎?』
那是一種很奇怪的感覺~
當小布熊滿六歲之後
除了他原本的個性之外
他也沒有明顯的『不喜歡跟媽媽膩在一起』
我開始想:男孩子當然因為長大了,所以會更想要做些男孩子的事情
而爸爸就是最適合在一旁引導他的那一個人
他喜歡跟爸爸在車庫裡組合東西、蓋東西
用不同的工具做一些大部分是『男孩子』喜歡做的事情
這些事情我可加入,也可以在一旁看著他們
這是屬於他們男孩子之間的事、之間的共識
所以我選擇在一旁,給他們空間
那一段屬於父子的時間~
現在已經七歲的他仍舊沒有特別的顯現出『不要黏媽媽』
他常常會看著我,臉上一個很甜的笑容,然後跟我說:『媽媽~我愛你~』
(當然有時候是有目的的,不過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因為他只是想要告訴我這三個字)
他喜歡抱著我,也不會在許多同學面前不好意思而刻意裝得很酷的樣子
他喜歡讓人家知道我是他的媽媽
如果其他同學跟我表現的太親近
他會像個三歲小孩般的不高興
過來把我們分開,因為媽媽是他的
這倒是我沒有預料到的
因為三歲的他(或五歲前的他)都不曾忌妒過
或顯現出任何佔有慾
其實現在的他也不是特別的有佔有慾
只是如果我跟他不是特別喜歡的小朋友親近一點
他就會顯出不開心的樣子~
兩天前,他突然跑到我的浴室來跟我說:『媽媽~我愛你~』
然後又跑了出去
心裡甜甜的我感到很窩心
六歲後的他沒有跟媽媽疏遠
也不會刻意(在眾人面前)跟媽媽裝酷
也許剛開始,我不知道要如何做一個有個兒子的媽媽
我努力的學著他有興趣的東西,所以我們能夠有共同點
農耕機器、火車、毛毛蟲、組裝玩具等
這都不是我熟悉的
爸爸在一旁也佩服的說了
一個從台灣來的女孩子竟然比他更清楚這些屬於美國中西部的農耕器材、重型機器等
那時候,我會載著三歲的小布熊到這些重型農耕機器的經銷商去走走看看
(這些都是價值很容易就上百萬台幣的重型機器)
店員看著一個(對他們來說)個子小小的媽媽帶著小小孩進來
當然目的不會是要買這些機器
但是他們仍舊非常的友善的過來跟你問好
然後從他們的臉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他們很開心小朋友對這些重型機器有興趣
有耐心的跟他講解這些機器的作用
也讓他坐上跟雙層巴士一樣高的割稻機
這些是我們兩個共同的記憶與回憶
我知道有些事情是一個媽媽可能無法勝任的
但是我想要當一個即使是跟兒子也可以很親近的媽媽
不管我做過什麼樣的嘗試與努力
我想一句『媽媽~我愛你』就是最好的報答了
現在快要八歲的小布熊依舊會抱著我、跟我撒嬌、親我
我想每一段媽媽與兒子的關係都不一樣
也許以前那個韓國媽媽的想法如此,因為那是她與他兒子之間的關係
我跟小布熊的母子關係也會跟每個人的都不一樣
不管是如何,我都希望我們可以一直維持親近的關係
我知道以後也會碰到叛逆、想要獨力的時候
那就以後再說吧~
好好的享受現在屬於媽媽的兒子的時間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