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國中的時候曾經參加過救國團的露營
我想這也可能是很多人對露營的記憶
跟一堆同學到野外紮營、生火煮飯
晚上聚在營火前唱歌、玩遊戲、看星星
在帳篷裡睡在硬硬的地板上,睡得不是很好
不過就一個晚上
隔天回家了,這段野外露營也就結束了~
有了跟同學在一起很開心的回憶
也有了露營不是很舒服的感受
唯一一次露營的經驗就是如此~
Campsite in Grand Juction, CO (by Colorado National Monument)
一直到兩年前,第一次興起了邊露營邊旅行的想法
一方面可以節省費用
一方面可以接近大自然
曾經路過大城市時在吵雜路旁的汽車旅館(motel)裡待過一夜
在蜿蜒的低沙漠區旁紮營,原來乾燥的沙漠區夜晚是如此的涼爽
當夜風吹來,偶爾會有細細的沙子混在風中吹打在臉上
在峽谷區內的帳篷裡也度過了好幾晚有著滿天星空的夜晚
在黑暗中看到了微光照耀下的峽谷峭壁,像魔術般的神奇、美麗~
Campground view in Moab UT (Highway 191)
Our cabin in Monticello, UT
還有在隕石衝撞過後的巨大坑洞旁
我們再度的搭起了營帳,想像著當初的撞擊力有多麼的強大~
然後在山區裡的小木屋,陽光似乎更早就會開始消失在山的另一頭
在木屋外升起了火堆,身上蓋著薄毯,坐在溫暖的火前
雙手握著一杯暖暖的熱飲,耳裡盡是烈火中木頭燒裂微微的霹啪聲
還有樹林裡一聲聲的蟲鳴~
這些的經驗都是露營了之後而體驗到的驚喜~
Meteor Crater in Arizona
Campsite by the (Barringer) Meteor Crater
Milette chilling on the rare grass
露營有它美妙的地方
但是絕對有所謂許多人覺得會擔心、很麻煩的地方
打包!
一大堆要帶的東西!
不同季節、不同場合、不同時間點的衣服鞋子帽子外套圍巾襪子等
梳洗用品、洗髮皂、香皂、身體乳液、女孩子一大堆的保養品跟大小毛巾
各種疑難雜症的藥品、防蚊液、防曬乳、急救藥箱
洗衣精、洗碗精、不同(不鏽鋼)大小碗盤、兩個多功能鍋子、刀叉湯匙帳篷、睡袋、空氣墊、充氣機、枕頭、手電筒、攜帶型吊燈、防蚊蠟燭、室外椅
VitaMix調理機、小型火爐、燃料罐、冰桶及各式繩子
還有各式的蔬菜跟水果、米、麵、調味料
跟事先做好密封的各式醬料罐、泡麵、茶包、糖、水等
還有狗狗的東西,床、飼料、碗、項圈、遛狗帶子、隨身攜狗袋
東西夠多的吧!而且可能還有我漏掉沒說的!
(不過也可以像馬蓋先一樣的,就利用身邊的東西,只帶一把刀子就可以)
Campground outside Canyonlands National Park
因為不是短期一兩天的露營
所以長程的準備東西、考量、突發狀況會多很多
尤其是在外地,熟悉程度不夠的狀況下
查好當地可能會所需要用到的地方就很重要
如果是在荒郊野外,那也必須先查好最近可獲得幫助的地方
在峽谷區,手機的收訊常常幾乎是零
所以即使有了手機在身邊也不一定會派上用場
就像是我們兩年前在荒郊野外車子因風沙暴而出了問題
手機一點用處也沒有!
差一點就要在荒外野營了~
(即使如此,只要之後可以碰到路過的車輛也還好,怕的是整天下來都不見一個人影,那就麻煩了~)
Campsite at the famous Goulding's in Monument Valley
Morning view from our tent in Monument Valley
在不同的營地裡
有比較舒適的(給大型旅遊車RV及一般帳篷)
提供水電、乾淨的廁所跟浴室,還有洗衣乾衣機、小雜貨店等
也有比較簡便的
那就是什麼都沒有!
其實這一兩年來
我們的裝備已經越來越簡便了
發現到了什麼是真的很需要,什麼是可以省略的
還有什麼是當地再找就可以的
各式用品、衣物以多功能為主
最好能一物多用
最近我們對自備的野外廁所跟浴室很有興趣
像一個更衣室似的,在樹上吊著一個大黑袋(裡面裝著水),在太陽底下曬到暖
然後按下黑袋底下的開關就可以控制洗澡時的水流量
這就是簡便的野外浴室!
然後在地上挖洞,放入一個桶子
這樣就變成了廁所(小布熊對野外廁所可能比我更了解)
有時候因為戶外的野生動物
所以廁所也不一定能夠隨便亂上!
Road trip views in Kansas (Can you tell? Back to the flatlands)
那一天Greg還考我們要如何野外生火
如果沒有火柴打火機之類的
當然鑽木取火可行,不過可能會很久很久
一直到手摩擦到破皮還升不起來!
所以還有什麼比較可行的方式
答案就是一個透明塑膠袋跟水!
因為這樣的組合像是一個放大鏡
透過太陽的光線直射可以升起火!
(不過陰天或下雨就沒轍了~)
小布熊有一本兒童的野外露營書本
裡面有很多野外求生的技巧
所以常常他懂的還比我多!
雖然有很多更原始的露營方式(水跟食物都自己在野外找)
不過我們還是按部就班,一步一步來
畢竟帶著一個小朋友
希望他能夠體驗戶外生活的樂趣
同時也學會如何在野外自助~
Sean playing freesbee at the campsite by Meteor Crater
Campground by Dead Horse Point State Park
今年的露營會有高溫,也會有低溫
算是往年來第一次嘗試的高山低溫露營
雖然八月份的落磯山脈上營區不一定會降到攝氏零度
不過保暖的衣物是一定要準備好的
其實是很期待在不同的區域露營
科羅拉多州壯麗的山景這一次可以更就近的欣賞~
我們出發的第一晚就會經過丹佛市,然後進入山區(2600公尺高)的湖畔露營
過夜後隔天早上,繼續橫跨科羅拉多州到猶他州的峽谷沙漠區
(洛磯山脈國家公園是回程時才會去露營的)
Helping to set up the tent outside Colorado National Monument
之後我們便會在攝氏四十度的峽谷區裡待上八至十晚
之間會在大小各不同的峽谷裡流竄
然後我們會再往回(東)走,回到洛磯山脈國家公園
這一區常常會有熊的出沒,還有其他大型的野生動物
所以我們也很期待!
今年我們會是從頭到尾全程露營的一次
(前兩年都有過一兩次的motel或是小木屋)
再不到十天我們就會出發了
早已經開始打包了
因為怕會遺漏掉什麼東西
所以想到就趕緊放進背包裡
看到朋友才剛從黃石公園回來
我們的旅程也快要開始了!
The car that takes us everywhere
Small, but we manage to stuff everything in it !
我知道許多人對露營躍躍欲試(或者根本沒興趣)
想要嘗試又不知道可不可行
怕會太客難、怕會太不舒適而無法繼續
覺得是一個好主意
不過總沒有勇氣或是意願踏出那第一步
也許露營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或家庭
但是對我們這個一家三人一狗來說
可以如此接近大自然是一個很好的體驗
我相信對小布熊來說也會是一個難忘的童年回憶~
Moon in Colorado, Utah and Arizona